惠州頭條 掌中惠州
東江輿情研究院 東江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院 東江云媒大數據研究院 惠州東江圖片社
東江品牌聯(lián)盟 粵港澳大灣區(qū)主流媒體聯(lián)盟 東籬俱樂部 超網新媒體公司 教育投資公司 報業(yè)印務公司 報業(yè)發(fā)行公司 新文創(chuàng)公司 惠報廣告公司 惠品匯 農產品展銷中心 文化藝術發(fā)展中心 惠州日報國旅 教育文化傳播公司 出版公司 天堃文化公司 迭代智能科技公司 惠州國畫院
演播廳 會議室
原標題
首部惠東漁歌劇《漁村里的故事》上演
從歌到劇,唱響非遺傳承“好聲音”
“既可以是生活日常,也可以是陽春白雪,原來漁歌還可以這樣呈現!12月6日晚,惠州首部惠東漁歌劇《漁村里的故事》在惠州文化藝術中心上演,唱響了惠州非遺傳承“好聲音”。
從一方漁歌,到一部歌劇,惠東漁歌越唱越潮。《漁村里的故事》主創(chuàng)團隊及演出隊伍主要由惠東漁歌傳承人、惠東優(yōu)秀音樂教師、惠州歌舞劇院演職人員和本地音樂愛好者組成,作品歷時三年打造而成,并全部采用原生態(tài)曲調,是惠州本土自導自演的文藝精品。
本次活動由中共惠東縣委宣傳部主辦,中共惠東縣平海鎮(zhèn)委員會、惠東縣平海鎮(zhèn)人民政府、惠東縣平海漁歌藝術團承辦。
最大程度保留原生態(tài)漁歌曲調
惠東漁歌的歷史淵源已經有一千多年。惠東沿海漁民的遠祖原屬疍民又稱“后船民”,他們從福建、潮州一帶遷入,漁歌也隨疍民遷徙而來,并與惠東沿海地域文化交織相融,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曲調、風格和演唱形式。2008年,惠東漁歌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演出現場;葜萑請笥浾哏姇承 攝
“昔日疍家苦和難,今日漁家五代同歡。世上醉美疍家人,天下美景雙月灣……”當老一代和新一代傳承人同臺唱響惠東漁歌原生態(tài)漁歌后,疍家老太林海嬰90歲壽宴拉開序幕,一系列關于親情、愛情和家國情的故事徐徐展開。
這場五代同堂的壽宴本來眾人道賀、其樂融融,卻因曾孫女徐欣男友劉軍的到來而氣氛急轉直下。因未來大舅哥徐歡在岸上拉大網捕魚,作為海洋執(zhí)法人員的劉軍給徐歡送來罰單,從而引發(fā)愛情和親情的強烈沖突。
演出現場;葜萑請笥浾哏姇承 攝
這時,90歲的林海嬰出面調解,將疍家漁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由海向岸、奔向美好生活的時代變遷娓娓道來,說服徐歡、劉軍冰釋前嫌,并帶徐歡到漁民新村找到開游艇的新出路。
演出現場。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攝
既最大限度保留了原生態(tài)惠東漁歌曲調,也進行符合新時代觀眾審美的改編創(chuàng)新,《漁村里的故事》讓在場觀眾零距離感受惠東漁歌的非遺魅力,展現了疍家人永遠堅定跟黨走,保護家園、振興鄉(xiāng)村、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的思想內核。
寓教于樂引導觀眾樹立環(huán)保理念
劇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演員們的表演充滿感染力,演出現場氣氛熱烈,獲得觀眾的陣陣掌聲。
演出現場;葜萑請笥浾哏姇承 攝
“這場演出顛覆了我對漁歌的認識,很驚喜。”市民方嘉琳說。在她的印象中,惠東漁歌是漁民在生活中的消遣和娛樂,漁民們依著方言即興發(fā)揮,且吟且唱,嬉笑怒罵皆由歌出,非常接地氣。而《漁村里的故事》這部漁歌劇的出現,讓她覺得漁歌也是可以登上大雅之堂的。
“一首好歌可以反映一方風土人情,也可以引領一方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庇^眾劉藝表示,《漁村里的故事》寓教于樂,在演唱、舞蹈和現代聲光電完美融合的同時,還給大家樹立了環(huán)保理念,告誡人們要想可持續(xù)發(fā)展,必須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這是一部充滿正能量的劇”。惠州日報記者龔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