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私密推油呻吟在线播放_亚洲欧美中文日韩专区_国产精品系列无码_丰满少妇人妻久久久久久4

惠州:厚植文明土壤 打造“好人之城”

原標題:

  厚植文明土壤 打造“好人之城”

  惠州著力構建文明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引導市民向上向善

  “溫偉蓮,你是女俠吧!”“你是白衣天使,也是女俠”……近日,惠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急診醫(yī)學部護師溫偉蓮奮勇救人的視頻被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新華社微博、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中國青年報視頻號等眾多媒體報道,火爆全網(wǎng)。

  視頻中,她身著睡衣,腳踩拖鞋,沖進車禍現(xiàn)場營救傷員的樣子打動了無數(shù)人。面對眾多網(wǎng)友的點贊,溫偉蓮表示:“這件小事被各大媒體報道,我感到很意外,但是能夠通過我,讓大家了解惠州是一座文明之城,我感到非常榮幸。”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近年來,惠州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在大力推動經(jīng)濟高質量發(fā)展的同時,持續(xù)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不斷厚植“好人之城”文明土壤,引導推動全社會樹立文明觀念、爭當文明公民、展示文明形象,構筑起奮發(fā)向上的城市精神,凝聚起同心前行的惠州力量,社會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不斷提升。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急診醫(yī)學部急診科護師溫偉蓮。 惠州日報記者李松權 攝 

  “好人之城”詮釋“惠州溫度”

  城市之美,最美在人。以微末之身,顯大愛之心,如溫偉蓮般的凡人善舉在惠州并不少見。

  “00后”護士劉家怡馳援湖北戰(zhàn)疫,獲評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輔警哥”曾勇軍百米沖刺,在車流中救下6歲男童;快遞小哥黎志偉見義勇為,擋刀救人……一個個凡人善舉匯聚成文明之光,照亮了惠州這座千年名郡。

  發(fā)著光的,不僅是個體,更是一個個群體,他們或扎根社會各個角落,或投身建設美麗城市當中,用他們力所能及的方式,星火成炬點亮城市“文明之光”,匯聚社會“力量暖流”。

  今年上半年開始,每天清晨傍晚,在惠州各大公園景區(qū),你總能見到這樣一群人:他們身穿紅色志愿者服裝,手里拎著小桶或垃圾袋,一邊跑步一邊時不時彎腰將地上的垃圾撿起,為愛彎腰,快樂撿跑……從撿跑團成立之初的100多人,發(fā)展到一次活動近萬人參與;從不為人知到引起中央主流媒體關注,撿跑在惠州悄然興起,眾多撿跑人奔跑在路上,默默為惠州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文明發(fā)展貢獻力量。

  “緊急求助,蘆洲50萬斤西瓜滯銷,歡迎愛心購買。”11月11日,一則農(nóng)戶求助信息通過惠州本地媒體發(fā)出。一時間,“買西瓜”成為惠州市民朋友圈的“熱詞”。不少愛心企業(yè)連夜聯(lián)系運輸車輛趕到農(nóng)戶地頭,志愿服務組織和熱心市民自發(fā)組團購買,十天不到,幾十萬斤西瓜銷售一空……

  一個好人,有一個故事;一群好人,就有一種效應。正是這種效應,撐起了惠州這座文明城市的高度。當多向奔赴而來的正能量交匯碰撞時,惠州這座有愛的城市,激起的不僅是文明新高度,更是城市新溫度。

  據(jù)統(tǒng)計,目前,惠州共有“中國好人”40人、“廣東好人”90人、“惠州好人”1023人,全市注冊志愿者人數(shù)超133萬人。這些人,就是一個個道德導熱體,傳遞著善的薪火,連綴起“惠州溫度”,成就了惠州“好人之城”的獨特風景。

撿出文明,跑出精彩,惠州刮起最炫“撿跑”文明風。這是志愿者在紅花湖景區(qū)撿跑。 惠州日報記者彭紅霞 通訊員鄭惠茹 攝

  《惠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推動文明共建共享

  一座城市善行如潮,看似偶然,實則必然。

  1999年提出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2009年成功捧回“全國文明城市”金字招牌至今,惠州已經(jīng)連續(xù)五次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在惠州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這些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重中之重。多年文明培育和引導,在惠州人的心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經(jīng)入腦入心,其真正的土壤就在于真實鮮活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這些榜樣和好人就生活在普通市民之中,人們耳聞目睹,看得真切,聽得真實,可親可近,可比可學。

  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是讓城市“內(nèi)外兼修”的過程。一座文明城市需要高樓大廈,需要干凈整潔的環(huán)境;需要凡人善舉,更需要市民整體素質的提升。只有當文明成為絕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理念和行為方式,文明才會有深深扎根的土壤。

  為進一步提升社會文明程度,今年10月20日,《惠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施行!稐l例》共二十七條,讓市民在社會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了一把衡量標尺,也將促進市民的文明行為上升到法律層面。

  市民素質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稐l例》堅持問題導向,針對歷次文明城市測評中暴露出來的不文明現(xiàn)象,群眾投票產(chǎn)生的“十大不文明行為”,以及市民群眾關注的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中的“熱點”“痛點”問題做出了一系列制度安排。同時,還將惠州城市形象名片“惠民之州”寫入其中,并結合惠州地域情況,作出不在公園景區(qū)以及江河湖海等禁止釣魚、游泳區(qū)域垂釣、游泳,不在公共場所裸曬、裸泳等規(guī)定。

  可以說,《條例》引導著廣大市民以普通群眾的視角去做好每一個文明細節(jié),讓文明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愈加深入人心。而每一個個體的舉動和對文明細節(jié)的關注,則會在潤物無聲中豐實著惠州的道德地標,肥沃著城市的文明土壤。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牌隨處可見。

  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保障工作常態(tài)長效

  構建文明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惠州還全域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

  2018年8月,博羅縣被確定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惠州堅持探索先行、示范帶動、分類指導、整體推進,著力完善運行機制、強化資源融合、建強服務隊伍、探索資金保障、打造品牌項目,努力形成新時代文明實踐“惠州樣本”。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主體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動方式是志愿服務。依托我市龐大的身邊好人和志愿者隊伍,秉承“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不斷擴大,文明實踐隊伍茁壯成長,文明實踐活動豐富多彩,構筑起廣泛凝聚人心、培育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的堅實陣地。

  目前,惠州各縣(區(qū))已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71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均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316個行政村(社區(qū))均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現(xiàn)了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全覆蓋,并常態(tài)化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各類文明實踐活動。

  一場場帶著“泥土味”的理論宣講,一件件辦到百姓心坎里的實事,一場場送到群眾家門口的文化套餐……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廣泛吸引著市民參與,進一步形成人民群眾“共治理”“一起干”的生動局面。

  依托全市處處可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我市也培育了一批受群眾歡迎的工作品牌。如惠城區(qū)的“文明實踐日·逢五出發(fā)”、惠東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流動巴士”、博羅縣的“博艾健康鄉(xiāng)村行”,以及在全市范圍內(nèi)開展的“關愛自然 環(huán)境宜民”“‘益’起‘撿跑’”等,這些品牌活動都贏得了群眾實實在在的口碑。

  在實現(xiàn)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覆蓋,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的同時,我市還探索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目前,3個縣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籌集資金7600余萬元。近日,惠州市慈善總會·惠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正式成立。該基金主要通過惠州市慈善總會吸引社會熱心人士廣泛參與,動員個人、企業(yè)、社會組織自愿捐贈,匯集各類社會資源,資助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接下來,該基金將聚焦文明實踐本身,著眼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問題,孵化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組織,根據(jù)群眾需求開展文明實踐活動,保障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常態(tài)長效。

  惠州日報記者龔妍

編輯: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