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私密推油呻吟在线播放_亚洲欧美中文日韩专区_国产精品系列无码_丰满少妇人妻久久久久久4

惠州擁有400多處革命舊(遺)址 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報料熱線] 2831000

原標題:
紅色東江風云激蕩 雄武精神薪火相傳
惠州革命斗爭貫穿新民主主義革命各個時期,成為惠州人民寶貴精神財富

  廣東革命史,半部在東江。東江革命史,重心在惠州。

  “嶺東雄郡”惠州,為華南鎖鑰,軍事上為廣州東部屏障,據守通衢,交通便利,八方來客人流匯聚,信息、文化交流頻繁。居民開放,容易接受新思想的傳播和輻射。進入近現代,民主革命觀念在惠州大地生根發(fā)芽,孕育惠州成為中國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之一。

  近現代,惠州留下孫中山、周恩來、彭湃等革命前輩戰(zhàn)斗的足跡,誕生了廖仲愷、葉挺、鄧演達等眾多革命志士,經歷了大革命時期的“東征”,誕生了土地革命時期的“高潭區(qū)蘇維埃政府”、抗戰(zhàn)時期的“東縱”、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邊縱”等革命力量,深厚的紅色基因和豐富的紅色資源在此薪火相傳,留下了高潭馬克思街列寧街、中山公園、東湖旅店等革命舊(遺)址400多處,惠州革命斗爭的光榮傳統(tǒng),貫穿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各個歷史時期,成為惠州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化作惠州人民奮勇向前的不竭動力。

  

5月下旬,“沿著高速看中國(廣東)”采訪團到位于羅浮山的東江縱隊紀念館采訪;葜萑請笥浾邷搴 攝

  高潭蘇維埃政府

  惠州是廣東開展農民運動最早地區(qū)之一

  1919年“五四”運動之后,惠州有識青年抱著滿腔愛國熱情,找尋救國之道。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東江地區(qū)尤其是惠州的知識青年深受“五四”運動影響,惠州也成為廣東接受和傳播馬克思主義最早的地區(qū)之一。一批愛國者接受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學說,阮嘯仙、劉爾崧等東江青年成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也是中國早期共產主義運動的骨干。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為東江地方黨組織的建立創(chuàng)造了條件。

  1922年10月,較早受馬克思主義影響的先進知識青年彭湃,在海陸豐組織領導農民運動,牽頭成立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海豐特別支部,帶領團員深入勞苦大眾,宣傳革命理想,動員農民起來革命。1923年元旦,彭湃組建了中國第一個縣級農會——海豐總農會,開展農民運動,并迅速把革命的星星之火引到惠東高潭及周邊地區(qū)。4月,在彭湃的指導下,惠陽第三區(qū)(高潭)農民協會成立,黃星南為會長,這是中國最早的農會之一。5月1日,彭湃發(fā)表了《海陸歸三縣農會“五一”宣言》(“歸”即歸善,惠陽舊名)。為了適應形勢發(fā)展的需要,海豐總農會改稱惠州農民聯合會。7月,惠州農民聯合會改為廣東省農民聯合會,會員達13.4萬人;葜萦纱顺蔀榇蟾锩鼤r期廣東開展農民運動最早和開展工農運動最好的地區(qū)之一。

  南昌起義后,起義軍揮師南下粵東。紅十一軍第二十四師從陸豐東南部轉戰(zhàn)大安、新田,于1927年10月12日進入高潭中洞。東江特委將進駐的起義軍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二師第四團,師部設在百慶樓。高潭中洞成為東江地區(qū)工農武裝斗爭的指揮中心。

  1927年11月11日,黃星南在高潭下圩埔主持召開萬人大會,正式宣布高潭區(qū)蘇維埃政府成立。它是海陸豐蘇維埃政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第一批區(qū)級蘇維埃政權,是中國共產黨東江地方組織第一次創(chuàng)建工農革命政權的勇敢嘗試,為中國革命史增添了輝煌一頁。

  

粵贛湘邊縱隊紀念公園。惠州日報記者周楠 攝

  兩次東征

  惠州成為全國黨員人數最多地區(qū)之一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國共兩黨實現第一次合作。為了推進國民革命運動,國共兩黨進行了統(tǒng)一廣東革命根據地的東征和南征。1925年2月,廣東革命政府對盤踞在廣東東部的軍閥陳炯明進行第一次東征。第一次東征獲得全面勝利,回師廣州。6月,原已被打敗的陳炯明殘部,乘東征軍主力回師廣州,重新占領惠、潮、梅各地,企圖向廣州進攻。為徹底消滅軍閥勢力,統(tǒng)一廣東革命根據地,廣州國民政府決定第二次東征,惠州成為最為關鍵的戰(zhàn)場。

  第二次東征,周恩來為總政治部主任,羅加覺夫、切列潘諾夫等人為軍事顧問。東征軍編為三個縱隊,總兵力3萬多人。10月6日,東征軍各路縱隊先后出發(fā),開赴惠州,9日抵達博羅。在博羅東征軍總指揮部制定了攻打惠州的作戰(zhàn)方案,決定以黃埔軍官學校學生軍為骨干的第一縱隊為攻城軍,擔任作戰(zhàn)主力。

  10月14日午后2時,根據周恩來的部署,總攻惠州城的戰(zhàn)斗打響了,周恩來親臨指揮。東征軍設在飛鵝嶺等高地的火炮陣地,分別轟向敵軍的重點目標。3時整,攻城部隊發(fā)起攻擊,他們趁炮火剛停的一瞬間,將竹梯迅速移至城墻攀梯登城。經過血腥搏殺,東征軍戰(zhàn)士終于將革命軍旗幟插上了惠州城頭,惠州城也在這天結束了自宋代以來從未被攻陷的歷史。

  10月16日下午,東征軍官兵在惠州中山公園追悼陣亡將士,周恩來發(fā)表了講話。

  東征勝利后,周恩來于1925年11月21日至1926年3月16日出任廣東東江各屬行政委員,主持惠、潮、梅各屬25縣2市的行政工作。據《周恩來年譜(1898-1949)》記載,“這是第一次由中國共產黨人擔任地區(qū)行政的主要領導職務”。周恩來主政東江,加快了中共東江地方黨組織的建立和發(fā)展,為黨的政權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1927年春,東江地區(qū)的黨員人數已達4000多人,占廣東全省黨員人數的一半,是大革命時期全國黨員人數最多的地區(qū)之一。

東江縱隊紀念館;葜萑請笥浾邷搴 攝

  東江縱隊

  “中國抗戰(zhàn)的中流砥柱”

  1938年10月12日,侵華日軍在大亞灣登陸,不久,東江下游各縣及廣州相繼淪陷。抗戰(zhàn)期間,日軍4次入侵惠州,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據惠州市委黨史研究室不完全統(tǒng)計,抗戰(zhàn)期間,惠州軍民直接傷亡2.1萬多人,間接傷亡人口達10萬以上。

  日寇入侵惠州和東江下游地區(qū)后,東江人民抗日武裝發(fā)展迅速、戰(zhàn)績輝煌。1938年12月,曾生領導的惠寶人民抗日游擊總隊在惠陽成立;不久,王作堯領導的東寶惠邊人民抗日游擊大隊在東莞成立。1940年9月,這兩支抗日武裝組成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1943年12月,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正式宣告成立。1945年6月,東江縱隊領導機關遷入博羅縣羅浮山,執(zhí)行黨中央建立五嶺戰(zhàn)略根據地的指示,使我軍在南方有一個堅強的戰(zhàn)略基地,使華北、華中和華南三大敵后抗日戰(zhàn)場南北呼應,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

  東江縱隊英勇奮戰(zhàn),給日、偽軍以沉重打擊,對日、偽軍作戰(zhàn)1400余次,斃傷日偽軍6000余人,俘虜(包括投誠)約3500余人,繳獲各種槍6500余支、炮25門。東江縱隊有2500余名指戰(zhàn)員英勇捐軀,為抗戰(zhàn)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有力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

  以東江縱隊為主力的華南抗日武裝,與八路軍、新四軍一道,被朱德譽為“中國抗戰(zhàn)的中流砥柱”,被中共中央軍委譽為“廣東人民解放的旗幟”。

  東江縱隊還上演了一場被譽為“抗戰(zhàn)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的秘密大營救,這就是著名的“粵港秘密大營救”。從1942年1月5日開始,在東江游擊隊以及廣大群眾的幫助下,經過幾個月秘密大營救,800多名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從日軍嚴密封鎖的港九地區(qū)成功被營救,為爭取最廣泛的人士參加抗戰(zhàn)和贏得抗戰(zhàn)的勝利,作出了積極貢獻,被茅盾評價為“抗戰(zhàn)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

  粵贛湘邊縱隊

  為解放華南立下汗馬功勞

  駛入蜿蜒起伏的山道,“聽黨話·跟黨走”六個大字立在路邊,道路兩旁的山坡上掛滿紅色蜜柚,這里是惠東縣安墩鎮(zhèn)。

  在恢弘壯烈的解放戰(zhàn)爭時期,惠東的山區(qū)小鎮(zhèn)安墩,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誕生地,也是其指揮機構所在地。

  1946年11月,中共廣東區(qū)委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決定全面恢復廣東地區(qū)的武裝斗爭。1948年12月27日,粵贛湘邊區(qū)黨委在惠東縣安墩鎮(zhèn)黃沙村召開擴大會議,宣讀中央軍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決定批準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

  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正式在惠東安墩宣告成立,初步建立了新、連、河、龍邊和海、陸、惠、紫、五兩塊戰(zhàn)略基地。這支隊伍以安墩為根據地,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多次進攻和大規(guī)!扒褰恕保蛄私Т未笮(zhàn)斗,建立了400多萬人口、縱橫千里的解放區(qū),解放了邊區(qū)的大片鄉(xiāng)村和城鎮(zhèn)。特別是1949年10月,粵贛湘邊縱隊配合第四兵團、第十五兵團和兩廣縱隊,為解放廣東、解放華南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今天,安墩鎮(zhèn)青山坳建起了粵贛湘邊縱隊紀念公園,總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規(guī)劃建筑場地3.8萬平方米,建立粵贛湘邊縱隊革命英雄紀念碑、革命英雄雕塑群、飛鵝嘴革命烈士紀念亭、大門牌坊等建筑,大氣恢弘。它填補了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重大革命設施建設的空白,現已成為惠州市重要的中共黨史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蓮花山下的粵贛湘邊縱隊革命英雄紀念碑與惠州西湖之畔的豐山公園東江人民革命烈士紀念碑遙相呼應,銘記百年東江兒女為國家民族求解放而英勇獻身的風姿,激勵惠州人民以更加積極的姿態(tài)、飽滿的熱情,奮力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

  惠州日報記者侯縣軍

  紅色惠州

  史詩級畫卷和文化新名片

  6月25日晚,隨著“七一”臨近,惠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喜慶氛圍越來越濃烈,到處紅旗飄飄,惠州文化藝術中心歌劇院燈光璀璨,舞臺端莊大氣,由中共惠州市委、惠州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惠州市委宣傳部承辦的惠州本土首部大型原創(chuàng)交響音詩畫《紅色東江頌》主題文藝活動舉行,吸引了230萬人次在線觀看。

  在90分鐘的時間里,觀眾看到,《紅色東江頌》以100年來惠州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為節(jié)點,以交響樂貫穿全場,融入歌舞、表演、情景劇、詩朗誦、說唱等多種藝術形式,全景式再現10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東江人民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風云激蕩、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塑造東江英雄群像,熱情謳歌中國共產黨的豐功偉績,彰顯惠州人民永遠跟黨走、奮進新時代的堅定決心。

  看完這場以全景視野、創(chuàng)新表達,匠心打造的惠州本土紅色文化盛宴,中國音樂家協會副秘書長熊緯表示贊賞,“《紅色東江頌》是講好惠州故事、反映惠州新風貌、譜寫紅色東江新史詩的成功范例,在原創(chuàng)性、本土化、時代感、高質量等幾方面的突出呈現令人驚喜,是一臺東江情歌、壯歌、歡歌和贊歌!

  回望百年歷史,紅色,是惠州最鮮亮的城市底色。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yǎng)劑。”今年出版的《中國共產黨簡史》,共有近20處論及與惠州有關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所關涉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論述等,足證惠州在黨的歷史上具有某種特殊意義的地位和影響。

  5月7日,《惠州日報》推出四個版的特刊——《〈中國共產黨簡史〉之惠州元素》,用圖文并茂、文化品讀的報道形式,解讀《中國共產黨簡史》中關涉惠州的黨史事件、黨史人物、歷史論述等內容,幫助和引導全市廣大黨員認真學習好《中國共產黨簡史》這本黨史學習教育必讀教材。

分享到:
上一篇:
編輯:小麗
分享到:
  • 今日惠州網微信
  • 惠州發(fā)布微信
  • 惠州文明網微信
  • 惠州頭條APP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fā)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