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頭條 掌中惠州
東江輿情研究院 東江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院 東江云媒大數(shù)據(jù)研究院 惠州東江圖片社
東江品牌聯(lián)盟 粵港澳大灣區(qū)主流媒體聯(lián)盟 東籬俱樂部 超網(wǎng)新媒體公司 教育投資公司 報業(yè)印務公司 報業(yè)發(fā)行公司 新文創(chuàng)公司 惠報廣告公司 惠品匯 農產品展銷中心 文化藝術發(fā)展中心 惠州日報國旅 教育文化傳播公司 出版公司 天堃文化公司 迭代智能科技公司 惠州國畫院
演播廳 會議室
原標題:
惠城區(qū)三棟鎮(zhèn)蓮塘村歷史上第一位共產黨員李書湘:
參軍抗美援朝 戰(zhàn)場火線入黨
夏日的一個早晨,我們如約來到志愿軍老戰(zhàn)士李書湘在惠城區(qū)三棟鎮(zhèn)蓮塘村的家時,他和老伴張月容正熱情地站在院子里迎接。兩位老人雖已步入耄耋之年,但依舊精神矍鑠,始終面帶慈祥的笑容。
“等我五分鐘,馬上就好!币贿M客廳,李書湘招呼我們入座后,轉身就離開了!奥犝f你們要來采訪,很高興!換新衣服去了!痹趶埬棠虡泛呛堑男β曋,穿著嶄新白襯衫,胸前佩戴黨員徽章、掛著勛章的李書湘坐到了沙發(fā)上,開始和我們分享他的故事。
李書湘是惠城區(qū)三棟鎮(zhèn)蓮塘村歷史上第一位共產黨員。 惠州日報記者羅劍業(yè) 攝
響應召喚 慷慨從軍
李書湘是惠城區(qū)三棟鎮(zhèn)蓮塘村歷史上第一位共產黨員,1932年10月出生。小時候,他命運坎坷,兩歲喪母,十五歲喪父,從小就經歷了生活的不幸和磨難。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面對家庭的不幸和生活的艱辛,李書湘自立自強,從小就學會了很多生活本領。“父親在世的時候,我勉強讀過幾年書,那時因為我會干活,在學校還作為義務‘炊事員’給師生做飯!闭f起小時候的事,李書湘笑得很開心。
由于家里窮,加上身處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小小年紀的李書湘不得不為了生計而四處奔波。
1949年春,李書湘跟隨白花鄉(xiāng)(今惠東縣白花鎮(zhèn))一胡姓商人前往香港,在一家藤椅生產作坊做學徒!笆軇邮帟r局影響,編織的藤椅根本賣不出去!崩顣婊貞浾f,在香港待了大約半年后,他就回鄉(xiāng)了。也就在那時候,新中國成立了,他的命運也迎來了轉折。
1950年冬,李書湘在廣播里聽到黨和政府“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召喚,報名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
“參軍入伍,抵抗侵略,那是無上光榮的事!痹谘獨夥絼偟哪昙o,李書湘和很多年輕人一樣,圓了自己的參軍夢。不僅如此,進入部隊后,他還被送到培訓班學習文化知識,了解黨的方針政策。
“是黨給了我再次學習的機會,在部隊不僅學到了文化知識,還明白了很多革命真理!爆F(xiàn)在回想起來,李書湘依然十分激動,“經過半年多的學習,1951年8月,我便跟隨部隊一道挺進硝煙彌漫的朝鮮前線,并日夜兼程30天開拔到了漢江!
英勇作戰(zhàn) 火線入黨
作為一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志愿軍老戰(zhàn)士,說起那場打出國人尊嚴的戰(zhàn)爭,李書湘至今記憶猶新。
“我所在的部隊是志愿軍64軍190師570團運輸連,主要負責把糧食、彈藥等物資送往前線,把傷病員送到后方救治。”李書湘說,當時志愿軍不光武器裝備落后,后勤供給也與敵人差距巨大,物資嚴重匱乏,運輸主要依靠騾馬和人力,志愿軍的前線補給非常困難。
“然而,這還不是最苦最難的,穿越敵人的封鎖線才最要命!被貞浧甬斈陸(zhàn)斗的情形,李書湘皺起了眉頭,“把物資送到前線至少要經過‘三道封鎖線’,即敵人不分晝夜的狂轟濫炸、坦克和炮兵的圍追堵截、重機槍的瘋狂掃射,有時還會遭到敵人偵察兵的襲擾!
盡管每運一箱彈藥、每送一袋糧食都是如此艱難,甚至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但就在這樣異常艱難的環(huán)境下,李書湘和戰(zhàn)友在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一次又一次圓滿完成了物資運輸任務。
“執(zhí)行任務的時候,每天要趕100多公里的路去支援前線,如果沒有借住的地方,晚上通常就在森林中的大樹下休息,我沒想到自己那么堅強。”李書湘回憶說,雖然從小就吃過苦,但戰(zhàn)場上的苦更讓人刻骨銘心,“我和戰(zhàn)友們曾連續(xù)吃了40多天的高粱米,每頓一小把,拌點鹽巴或東北咸蘿卜就咽下去了,當時以為自己不能活著回來了。”
在朝鮮戰(zhàn)場的每一次任務中,李書湘都表現(xiàn)積極、英勇,圓滿地完成了任務,多次受到表揚,組織經培養(yǎng)考察,決定發(fā)展他入黨。1952年11月的一天,李書湘和戰(zhàn)友們正忙著準備物資,通訊員跑來通知他速去接電話,部隊領導跟他談了話,并說組織批準他“火線入黨”。
“當朝著祖國的方向,面向黨旗舉手宣誓的那一刻,我特別激動,感覺所有的疲勞一下子消失了一樣!崩顣嬲f,宣誓完畢,他和排長及一同入黨的戰(zhàn)友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自打入黨這一天起,我就下定決心,把自己的一生全部交給黨!
光榮退伍 平淡生活
1952年底,李書湘從朝鮮戰(zhàn)場回到了國內,在部隊繼續(xù)服役。1957年光榮退伍,回到了三棟蓮塘。
作為一名親歷過舊社會黑暗和戰(zhàn)爭洗禮的人,看到國家一天天走向繁榮富強,人民生活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李書湘感慨萬千。他經常說,有國才有家,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
1962年,經人介紹,李書湘認識了鄰村姑娘張月容。“那時候,他看上去很老實,又當過兵,也很帥氣,一下就產生了好感!闭f起往事,張奶奶仿佛又成了當年那個年輕漂亮的姑娘,話語間流露出幾分羞澀。
結婚60多年來,兩人風雨同舟,相依相隨,用心操持著家里的所有事情,養(yǎng)育兒女,F(xiàn)在,雖然年齡大了,身體也不如以前好,但依舊勤勞樸實,閑暇之余,兩位老人在院子周邊種點花草和蔬菜瓜果,過著簡單快樂的農家生活。
采訪過程中,李書湘老人目光炯炯有神,塵封多年的記憶似乎又將他拉回到70多年前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斑@是發(fā)給志愿軍將士的‘和平萬歲’紀念章,這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這是‘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老人家把珍藏的勛章一一展示給記者,自豪感溢于言表。
解甲歸田后,李書湘安享平淡生活,無論順境逆境,他都積極樂觀。“不給組織添麻煩,不向組織提要求,不管是在黨和國家面前,還是在家庭里面,我愿意當一輩子‘老黃牛’!”李書湘說。
惠州日報記者歐陽成 香金群 通訊員惠市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