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頭條 掌中惠州
東江輿情研究院 東江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院 東江云媒大數據研究院 惠州東江圖片社
東江品牌聯盟 粵港澳大灣區(qū)主流媒體聯盟 東籬俱樂部 超網新媒體公司 教育投資公司 報業(yè)印務公司 報業(yè)發(fā)行公司 新文創(chuàng)公司 惠報廣告公司 惠品匯 農產品展銷中心 文化藝術發(fā)展中心 惠州日報國旅 教育文化傳播公司 出版公司 天堃文化公司 迭代智能科技公司 惠州國畫院
演播廳 會議室
下源村的年味兒
□苗理潔
編者按:春節(jié)來臨時,貼春聯、掛年畫、備年貨……繽紛的記憶紛至沓來,日子變得喜氣洋溢。春節(jié)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如今過年儀式感不如過去那么濃烈,但那份情懷依然還在:在喜慶的氛圍中闔家團圓,其樂融融,體會親情的溫暖;辭舊迎新,刷新時間的頁面,迎接新的開始。讓我們在這組詩文中感知春節(jié)的傳統(tǒng)氣息和時代氣息吧。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童謠唱出進了臘月初八也就入了年關;莩撬诘南略创,往年適逢臘月可熱鬧了:迎春籃球賽、拔河賽、廣場舞賽,一撥接一撥。歡聲笑語、喜氣洋洋的氛圍籠罩鄉(xiāng)村。然而,由于近年新冠病毒肆虐,防疫形勢嚴峻,人們響應上級號召,少聚集,不扎堆,不給病毒可乘之機。有人不禁要問:“這,還有年味嗎?”
下源是美麗鄉(xiāng)村,亦是文明鄉(xiāng)村,還是國家衛(wèi)健委授予牌匾的“全國示范性老人友好型社區(qū)”!耙咔闊o情人有情,服務鄉(xiāng)親獻愛心。”這是村委會迎春節(jié)的行動口號。都是土生土長的鄉(xiāng)親,村干部理解村民盼望過年的心情!坝绣X沒錢,回家過年!标H家團圓的良辰佳節(jié),出外闖蕩的游子,歸家時都想看見凈潔舒適的村莊呵;葜堇显挼捻樋诹锊恢硕嗌倌辏骸澳曦ニ,掃凈地,年廿八,洗邋遢”。邋遢就是臟東西。趕走臟東西臘月半就動手。春節(jié)不僅是增進親情友情愛情的傳統(tǒng)佳節(jié),還是文明村莊村容村貌的大展現。村委會經研究,請來清潔專業(yè)隊,給下源村來一次徹底的美容:清理路兩旁雜草和堆放物,清理下水道積淤物,清理損壞的電線等等,為此花去數萬元!懊廊荨焙蟮南略创,街面比城里的馬路還干凈,大個中國結掛在路燈桿上,年的喜慶味道以耀眼的紅色映入眼簾。
年的序曲還有村里老人協會唱響關愛之歌。協會會長嚴學忠是退休的小學校長,退休后發(fā)揮余熱,平日里將協會活動搞得有聲有色。下源村是遠近聞名的長壽村,九十歲以上老人現有二十四人,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大多精神抖擻、身體硬朗。嚴會長與村干部上門噓寒問暖,送上慰問品和“利是”(紅包)。九十八歲老人嚴瓊富和同樣高壽的張來娣握著嚴會長的手,高興地連聲說:“感謝!感謝!”感謝發(fā)自內心。因為他們知道,老人協會的經費是村里在外工作的鄉(xiāng)親一筆筆贊助的,年年如此,關愛之心不改,已經堅持數年,老人怎能不感動呢。
村委會婦女主任黃小敏的手機有500多名鄉(xiāng)親的微信,那是下源村的“戶籍群”,每家都有代表,為的是及時上傳下達。在“少聚會、不扎堆”的防疫期間,黃小敏的手機每天都向“群友”發(fā)出信息。這日,她一遍遍通知和督促鄉(xiāng)親們按規(guī)定進行核酸檢測。健康過春節(jié),是人們最真誠的心愿。
小敏熟悉每家的主婦,知悉她們的秉性和喜好。此時,勤勞的女人們早已采好了田艾。這個臘月天氣晴朗,冬陽暖暖,家家地堂曬著采來的艾草,手腳利索的已經打好了艾絨,洗凈了蒸籠,就等著蒸大籠粄了。
鄉(xiāng)里人春節(jié)的美食花樣繁多,但有兩樣是必備的,一是大籠粄,再是包裹著蘿卜絲豬肉粒的艾粄。艾,可暖胃舒經脈,以艾絨拌上糯米粉做艾粄是老傳統(tǒng)了。用紅糖和大盤蒸的大籠粄則代表大吉大利的好兆意。女人們將蒸好的大籠粄晾凍切塊,大籠粄面放上一對桔子贈予親朋好友,寓意吉祥如意,表達虔誠的春節(jié)祝福。
下源是古村,古時候建有“春山書院”,如今書院修繕一新,成為孩子們的第二課堂;葜菔袝覅f會、古琴琴社和陶瓷研究院的專家學者會趁節(jié)假日到書院輔導孩子們學習。每年年末,書法家還下鄉(xiāng)來,給鄉(xiāng)親們寫對聯。
還用多說么?這就是年味啊。年味就在愛心滿滿的問候聲中,就在主婦熱氣騰騰的大蒸籠里,就在家家戶戶備好的春聯里。只等那除夕日至,備齊三牲酒禮,敬天地祭祖先,團圓飯桌樂融融,舉杯祝福家國和泰,長長久久。飄然而至不僅是下源村濃濃的年味,還是華夏民族代代傳承的年俗。這年味年俗根深蒂固,年復一年,內涵豐富,意蘊深長。
歡歡喜喜迎新春;葜輬髽I(yè)傳媒集團東江圖片社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