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頭條 掌中惠州
東江輿情研究院 東江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院 東江云媒大數據研究院 惠州東江圖片社
東江品牌聯盟 粵港澳大灣區(qū)主流媒體聯盟 東籬俱樂部 超網新媒體公司 教育投資公司 報業(yè)印務公司 報業(yè)發(fā)行公司 新文創(chuàng)公司 惠報廣告公司 惠品匯 農產品展銷中心 文化藝術發(fā)展中心 惠州日報國旅 教育文化傳播公司 出版公司 天堃文化公司 迭代智能科技公司 惠州國畫院
演播廳 會議室
原標題:
麻陂鎮(zhèn)三科村村民鐘金如用心打造家鄉(xiāng)品牌
多年耕耘只為一杯好茶
好山好水種好茶,匠人匠心出匠品。博羅縣麻陂鎮(zhèn)三科村仙人跡村民小組風光旖旎,這里有個種茶人潛心種茶、炒茶,他是當地村民鐘金如。曾經外出拼搏的他,回到家鄉(xiāng)用心打造家鄉(xiāng)的茶品牌,并希望以此鼓勵更多人回流建設家鄉(xiāng)。
鐘金如在采茶。
堅持綠色生態(tài)種茶
仙人跡村民小組四面環(huán)山,樹林蔥翠,環(huán)境優(yōu)美。清晨,煙霧繚繞,鳥鳴清脆。傍晚,落日余暉,層林盡染。
驅車沿著蜿蜒曲折的水泥山路進入仙人跡村民小組,頓感空氣清新,綠水青山讓人心曠神怡。經過一段田間小路,來到一座小山嶺,小山嶺上層次分明地種著山茶。吸收了春天雨露的山茶綠油油的,鐘金如戴著草帽、挎著茶簍子正在采摘茶葉。茶林里不只是茶樹,還有一些雜樹。鐘金如說:“多樣性的樹木花草能提高茶青品質!睆淖孑吰,他家里就開始種茶,他從小喜歡采茶,如今種茶已有30多年。
鐘金如說,仙人跡村民小組屬于丘陵地帶,有一定海拔,有溫差,生態(tài)好,這對茶的品質非常有幫助。他一直堅持生態(tài)種茶:“這是仙人跡茶的標簽和標記!辩娊鹑鐖猿志G色生態(tài)種植,施用有機肥,利用物理和生物方法防治病蟲害,保證仙人跡茶的品質。
不斷嘗試掌握炒茶訣竅
除了種好茶,還要有炒茶的好手藝,才能制出好茶來。懂茶的人都知道,綠茶的炒制,火候、溫度、時間、揉搓的力度,這些細節(jié)對茶的味道、條形都很重要。
那么,這些細節(jié)要怎樣才能琢磨出來?“熟能生巧!辩娊鹑缯f,只有不斷練習、不斷嘗試,才能掌握其中訣竅。剛回來種茶時,他就一個人在茶坊里,燒火、炒茶,一鍋又一鍋,汗流了一輪又一輪。炒制完成后,便是泡茶嘗味,一壺又一壺。盡管他種植的第一期茶基本用于“做試驗”,沒賣幾個錢,但鐘金如并不覺得可惜。他說:“這些都值得,只有不斷練習才能炒出好茶,仙人跡茶才能更有出路!
隨著社會發(fā)展,除了手工制茶,機器炒茶也逐漸盛行。鐘金如緊跟形勢,學著機器炒茶。因為有了人工炒茶的底子,他在機器炒茶的路上摸索得比較快,半個月基本就掌握要領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而今,鐘金如制出的茶得到了顧客和周邊群眾的認可。他本人也在縣里的手工炒茶和機器炒茶比賽中獲獎。在他的帶動下,一些村民也回來種茶,“期待越來越多村民回來建設家鄉(xiāng)!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李燕文 通訊員麻陂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