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頭條 掌中惠州
東江輿情研究院 東江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院 東江云媒大數據研究院 惠州東江圖片社
東江品牌聯盟 粵港澳大灣區(qū)主流媒體聯盟 東籬俱樂部 超網新媒體公司 教育投資公司 報業(yè)印務公司 報業(yè)發(fā)行公司 新文創(chuàng)公司 惠報廣告公司 惠品匯 農產品展銷中心 文化藝術發(fā)展中心 惠州日報國旅 教育文化傳播公司 出版公司 天堃文化公司 迭代智能科技公司 惠州國畫院
演播廳 會議室
秋高氣爽,珠水微瀾。
如果此刻你在廣州,你便知道這時廣州有多美。美好的季節(jié),總是期待美好的相遇。
貨如輪轉,人如潮涌。
數據便是對“美好期待”的最好證明。
近期,廣州各口岸陸續(xù)迎來客貨入境高峰。10月11日,“海珠灣”號客輪?吭趶V州琶洲港澳客運口岸,從香港國際機場而來的乘客紛紛下船,其中不少乘客憑相關證明從廣州海關設立的“廣交會來賓便捷通道”快速通關。展客商陸續(xù)云集,境外展品也相繼入境。截至10月11日9時已有72批次、價值超430萬元的廣交會進境展品陸續(xù)入境,展品主要來自埃及、泰國、土耳其、希臘、德國、葡萄牙、尼日利亞和巴基斯坦等國家和地區(qū)。
根據廣州海關統(tǒng)計,10月以來,廣州海關監(jiān)管廣州口岸日均入境人數超2.3萬人次,日均進境航班超157架次,同比分別增長約44%和32%。
又一屆廣交會,如約而至。
第136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于10月15日—11月4日分三期在廣州舉辦,再啟新航。截至10月14日,本屆廣交會已有14.7萬境外采購商預注冊。
對于很多人來說,廣交會,是熟悉而陌生的。
熟悉的是,廣交會每年舉辦兩次,密度高、范圍大的宣傳報道都讓人們對廣交會和廣州的名字耳熟能詳。
陌生的是,由于廣交會專業(yè)化程度高,到底有多重要,對于普通公眾而言,切身體會便少了一些。
從這里,看見中國
自1957年第一屆廣交會召開以來,廣交會選擇了廣東,選擇了廣州。如今回看,地處“兩個窗口”的廣交會,其意義不言而喻。它是我國歷史最長、規(guī)模最大、成效最好的出口商品交易盛會,對外貿發(fā)展舉足輕重。
每一座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氣質。廣州有“千年商都”的美譽,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廣州對外貿易一直長盛不衰,敢為人先、開放包容的商貿精神融入這座城市的肌理。
廣州與廣交會的緣分,由1957年為起點,緊緊綁定,自此歷經風雨,從未間斷。
從海珠橋前、流花湖畔到琶洲塔下,從廣州傳統(tǒng)的中軸線到新中軸線,廣交會展館數易其址,始終與廣東、廣州發(fā)展同頻共振。
隨著廣州城市中軸線的東移,廣州始終把城市發(fā)展進程當中最核心的位置留給了廣交會。68年來,廣州這座城市與廣交會,相互依托、相互成就、共同成長,共同輝煌。
1965年開始,年出口成交占全國外貿年出口總額30%以上,70年代初更一度撐起了中國外貿出口的半壁江山,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晴雨表與風向標。
2007年,展會增加了進口展區(qū),“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更名為“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也從中國制造的窗口成長為世界制造的展銷交易平臺。
廣交會不單見證了廣東、廣州改革開放的時代浪潮與對外貿易的蓬勃發(fā)展,也為廣州打造更為豐富成熟的產業(yè)集群提供了無限空間,為企業(yè)搭建了更廣闊的國際貿易合作平臺。
從首屆的19個國家和地區(qū)僅1200多名采購商,到如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20余萬名境外采購商到會,“國際會客廳”,名副其實。
跨越重洋、不遠萬里,采購商們的再聚,不單體現了世界對中國產品的信賴,更體現出世界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廣交世界,互利天下!焙唵,卻意義深遠!胺⻊崭哔|量發(fā)展,推進高水平開放”是廣交會對世界的承諾。
花城百花開,花開朋友來。
從這里,相擁世界
世界平臺,全球視野。從廣交會出發(fā),相擁世界。
看宏觀全局、看發(fā)展態(tài)勢,既要看當下,也要看未來。既看到經濟短期波動之“形”,更看到長期發(fā)展之“勢”。
站在當下的節(jié)點,審視內外。一方面,外部環(huán)境更趨復雜嚴峻,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3.2%,低于去年。主要經濟體增長動能弱、債務負擔重,近期普遍實施降息,國際市場波動明顯,全球貿易保護加劇,不確定不穩(wěn)定因素增多,這些都會通過貿易、投資、金融等渠道對我國產生不利影響。
另一方面,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今年三季度以來工業(yè)、投資消費等主要經濟指標出現波動,有些行業(yè)“內卷式”競爭,有些企業(yè)還不適應優(yōu)化升級或轉型發(fā)展變化,有的增產不增收不增利,有的生產經營比較困難,一些領域風險隱患仍然較大。
無疑,在當前全球經濟復雜而嚴峻的形勢下,廣交會以更加開放的姿態(tài),敞開大門,歡迎世界各國的商家共赴合作之約、發(fā)展之約,在共同探討、獻智獻力、攜手合作中,將為全球貿易發(fā)展注入強勁動能,再一次向世界展現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分享發(fā)展機遇的決心和信心。
作為“中國第一展”的廣交會,本屆展覽總面積155萬平方米,展位總數7.4萬個,線下展參展企業(yè)超3萬家,其中出口展企業(yè)約2.94萬家,比上屆增加近800家,F場將展出新品115萬件、綠色產品104萬件、自主知識產權產品111萬件,均比上屆明顯增長。
此外,本屆廣交會進一步豐富招商手段,提高招商精準度和專業(yè)性,全力爭取更多優(yōu)質境外采購商到會。目前,從境外采購商預注冊量、酒店預訂量和航班預訂率等指標看,第136屆廣交會境外采購商到會有望量穩(wěn)質升。
據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儲士家介紹,截至10月9日,已有12.5萬境外采購商預注冊。其中,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占75.7%,金磚國家占20%,經合組織成員國占17.7%,《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成員國占16.4%,中東國家占13.4%,歐美國家占12.5%。
開幕當天,場館內人頭攢動、接踵摩肩。來自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不同語言、不同膚色的參展商、采購商正在密切對接,在這一場場對接、一次次洽談之中,中國外貿的活力和韌性清晰可見。
近悅遠來,風景依舊。
何以新質,唯有創(chuàng)新
在商言商,對于參展商和采購商而言,什么是一個好的展會?這是讓總臺記者好奇的問題。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除了環(huán)境好、服務優(yōu),他們也知道“新質生產力”,提到了來這個平臺能賺錢、好賺錢。創(chuàng)新,讓采購商和參展商都嘗到了甜頭,他們對此不無感慨,這個平臺,是賺高質量的錢,高質量地賺錢。
高質量,就離不開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是創(chuàng)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tǒng)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fā)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fā)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tài)。
本屆廣交會第一期以“先進制造”為主題,突出先進產業(yè)和科技支撐,廣納新質生產力。新企業(yè)、新產品、新技術、新業(yè)態(tài)大量涌現。
人形機器人加速“進化”。一家來自深圳的企業(yè),是全球極少數具備人形機器人全棧式技術能力的公司,擁有2100余項機器人及人工智能相關專利,其中逾400項為海外專利,發(fā)明專利占比超50%,人形機器人有效專利數量全球第一。
企業(yè)相關負責人談起技術,無不自豪!拔覀儗W雒嫦蚋餍袠I(yè)應用的人形機器人,包括行業(yè)領先的各類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機器人與人工智能融合技術,以及機器人操作系統(tǒng)應用框架等。廣交會還未開展,就吸引不少客商咨詢。”
本屆廣交會新參展企業(yè)近4600家,擁有國家高新技術、專精特新小巨人,制造業(yè)單項冠軍等稱號的企業(yè)達到8000多家,比上屆增長超過40%。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強化企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主體地位,建立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yè)機制,加強企業(yè)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qū)。就在本月1日,《廣東省科技創(chuàng)新條例》正式施行!敖洕谝淮笫 币粤⒎ㄐ问皆俅巍傲νΑ笨萍紕(chuàng)新,加快構建支持全面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錨定新質生產力。我們深信,著力“深耕”科技未來。面對未知,來日可期。
如果你來到廣交會展館,這里不僅有大量的新產品、新技術,記者在現場還看到大量的機械設備和車間的自動化生產線。來自四川成都的一家企業(yè)帶來了一條自主研發(fā)的包裝生產線,從硬件到軟件提供全過程解決方案。
參展商朱世林告訴記者:“使用我們這一套生產線,就至少可以節(jié)約一半的人工。而我們的價格和歐美設備比起來,價格是他們1/3。我們來廣交會的期許就是把咱們中國的設備帶給全世界。當然我們也希望在廣交會上多拿訂單!
如果說科技的進步是硬核創(chuàng)新,服務創(chuàng)新則是厚植“沃土”。本屆廣交會完善展覽服務,為展客商營造良好的洽談環(huán)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首次推出展出證明出具服務,解除部分參展企業(yè)的新品來不及或暫還未有申請相關的專利帶來的后顧之憂,鼓勵企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展示更多新產品和新技術。
此外,廣交會線上平臺還優(yōu)化18項功能,首次推出虛擬數字人服務,全新推出廣交會App。本屆線上參展規(guī)模更大,目前共有約4.8萬家企業(yè)上傳展品約375萬件,企業(yè)數和展品數分別比上屆增長60%和50%,均創(chuàng)歷史新高。
數字創(chuàng)新高的背后,是對創(chuàng)新永無止境的追求。
從空中俯瞰,在中國廣袤無垠的大地上,自北向南,正沉浸在豐收的喜悅當中。而在廣交會展館之中,這里老采購商熱情不減,新采購商蜂擁而至。
廣交會創(chuàng)辦68年來,不單見證了中國對外開放、日益融入世界的歷程,也向世界展現了中國有信心、有能力為世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制造和中國創(chuàng)造。
澎湃動力,蓬勃前景。
。ǹ偱_記者 鄭澍 劉潤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