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頭條 掌中惠州
東江輿情研究院 東江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院 東江云媒大數據研究院 惠州東江圖片社
東江品牌聯盟 粵港澳大灣區(qū)主流媒體聯盟 東籬俱樂部 超網新媒體公司 教育投資公司 報業(yè)印務公司 報業(yè)發(fā)行公司 新文創(chuàng)公司 惠報廣告公司 惠品匯 農產品展銷中心 文化藝術發(fā)展中心 惠州日報國旅 教育文化傳播公司 出版公司 天堃文化公司 迭代智能科技公司 惠州國畫院
演播廳 會議室
日前,廣東省綠化委員會、廣東省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fā)了《廣東省綠美保護地提升行動方案(2023—203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缎袆臃桨浮诽岢觯攸c打造“三園兩中心一示范”,具體包括:創(chuàng)建南嶺國家公園、丹霞山國家公園,高標準建設華南國家植物園,高水平建設國際紅樹林中心和國家林草局穿山甲保護研究中心,建設一批示范性保護地。
《行動方案》提出了四大建設內容,包括創(chuàng)建南嶺國家公園和丹霞山國家公園、建設一批示范性保護地、構建區(qū)域性動植物遷地保護網絡、加強濕地保護修復與利用。根據《行動方案》,到2027年,廣東將設立南嶺國家公園,完成丹霞山國家公園創(chuàng)建階段工作任務,原則上每個地級以上市建成1個示范性自然保護區(qū)和1個示范性森林公園;到2035年,全省建成示范性自然保護區(qū)、自然公園、山地公園和郊野公園100個以上。
《行動方案》指出,要加強地方政府、林業(yè)主管部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等相關單位的協作配合,對各項任務內容的建設水平進行階段性評價,評價結果作為保護地管理機構領導干部和地方政府、部門領導班子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出臺符合廣東特色的綠美保護地提升行動的政策文件,引導社會資本投資綠美保護地建設,鼓勵高校和科研機構參與自然保護地、濕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修復研究,廣泛開展綠美保護地提升行動建設成果宣傳,形成群眾主動保護、社會廣泛參與、各方積極投入的良好氛圍。
截至目前,廣東現有各類自然保護地1361處,數量位居全國第一。近年來,廣東積極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印發(fā)《關于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實施意見》《廣東省自然保護地規(guī)劃(2021—2035年)》,進一步規(guī)范我省自然保護區(qū)建設和管理工作,同時加快建設以華南國家植物園和國家林草局穿山甲保護研究中心為引領的區(qū)域性物種遷地保護體系,優(yōu)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空間格局。
南方日報記者 邵一弘 通訊員 林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