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頭條 掌中惠州
東江輿情研究院 東江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院 東江云媒大數據研究院 惠州東江圖片社
東江品牌聯盟 粵港澳大灣區(qū)主流媒體聯盟 東籬俱樂部 超網新媒體公司 教育投資公司 報業(yè)印務公司 報業(yè)發(fā)行公司 新文創(chuàng)公司 惠報廣告公司 惠品匯 農產品展銷中心 文化藝術發(fā)展中心 惠州日報國旅 教育文化傳播公司 出版公司 天堃文化公司 迭代智能科技公司 惠州國畫院
演播廳 會議室
原標題
市人大常委會監(jiān)督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成效明顯
我市夏糧早稻生產成績突出獲省表揚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是穩(wěn)定糧食生產、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生命線的重要舉措。2022年,市人大常委會把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于我市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專項工作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列為年度工作要點,并在1月6日召開的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上聽取和審議報告。
在市人大常委會的有力監(jiān)督下,2022年我市糧食播種面積和糧食生產總量均超省里下達的指標任務,夏糧和早稻生產成績突出,獲省通報表揚。同時,我市各級財政為水稻、玉米和馬鈴薯主要糧食類作物購買保險,在全省率先實現保險100%全覆蓋。
2022年累計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76.03萬畝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守住兩條底線,其中一條就是守住糧食安全底線!笔腥舜蟪N瘯r工委主任余瑞芳說,為貫徹落實好中央決策部署,市人大常委會圍繞我市耕地的使用與管理,采取明察暗訪、走訪鎮(zhèn)村和農戶、召開座談會等形式,結合國土“三調”數據和省下達的整改任務清單進行有針對性檢查。加大監(jiān)督力度,尤其是針對糧食生產、撂荒地復耕、占耕違建拆除復耕等重點方面進行監(jiān)督。在春種、夏種、冬種三個重要時段開展多輪明察暗訪和走訪,找準問題,督促政府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出臺相關政策,解決相關問題,切實做到應耕盡耕、應種盡種,推動政府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強耕地用途管制,切實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障我市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糧食供給。
近年來,在市人大常委會的監(jiān)督指導下,市政府及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耕地保護、保障糧食安全的各項決策部署,高度重視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工作,以“長牙齒”的硬措施、“零容忍”的態(tài)度,狠抓亂占耕地整治,狠抓撂荒地整治,狠抓糧食生產,為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保障糧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撐。據統計,2022年全市累計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76.03萬畝,占省下達我市169.8萬畝糧食生產任務的103.7%;完成糧食產量64.82萬噸,占省下達我市61.51萬噸糧食產量任務的105.4%。
堅持問題導向抓整改
“我們要樹牢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的理念,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耕地。”余瑞芳說,針對存在的問題,建議結合國土“三調”數據開展耕地摸底工作,以村為單位,逐一摸排,建檔立冊。通過摸排找準問題,分類施策,抓好整改。要嚴格執(zhí)法,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堅決遏制新增違法占用耕地行為,對發(fā)現的“非農化”“非糧化”行為及時制止和依法依規(guī)查處。
余瑞芳建議,要加大投入,補齊農業(yè)基礎設施短板。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專項資金,整合全市涉農資金,集中連片規(guī)劃建設高標準農田,持續(xù)推進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有效解決撂荒地自然條件制約耕種的問題。同時,建議政府對我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進行專題研究,完善土地流轉管理辦法,結合撂荒地整治研究制定土地流轉獎補辦法,推動土地規(guī);洜I,提高種糧規(guī)模效益。
惠州日報記者黃曉娜 通訊員楊為高